百廿风华,厚生致远。9月10日是全国第37个教师节,也是南京师范大学建校119周年校庆日。在这个特殊而喜庆的日子里,南师大师生齐聚云端,欢庆第37个教师节,共同见证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年的开启。
上午9时10分,南京师范大学第37个教师节庆祝大会暨120周年校庆年启动仪式正式开始。主会场设在仙林校区广乐楼音乐厅,同时通过新华社“现场云”直播平台进行全网发布。全体校领导,弘爱慈善基金会、中科院南京分院、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各位领导以及师生代表在主会场参加大会,全校师生与广大海内外校友在线收看大会。校党委副书记尚洪波主持大会。
大会以初心、礼赞、相约、星耀、共襄、荣光等六个篇章精彩呈现。
初心
大会伊始,全体师生起立,奏唱国歌。随后进入第一篇章“初心”。
“每一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是南京师范大学的校庆日,也是天南海北所有南师校友的共同节日!”校长陈国祥以 “致海内外校友的一封信”深情致辞,他代表南京师范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海内外广大校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向所有关心、支持南京师范大学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感谢。陈国祥以“星辰霜路,师范以光”“星火燎原,师大荣光”“星汉灿烂,师德熙光”“星耀瀚宇,南师永光”为题分四个部分回顾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办学历程和辉煌成就。陈国祥说,在近120年的办学延承中,对中国教育的探索与先行,对民族振兴的追求与奉献,始终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一代代南师人薪火相继、生生不息,践行教育报国的初心和使命。他们的严谨治学、潜心育人,是我们“校风馥郁、学统端庄”的根本来源。新时代的南京师范大学,正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奋力迈向“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致力为教育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不懈奋斗。我们因南师的奋进与发展而自豪,我们更因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为我们遍布海内外的广大校友而骄傲。
在信中,陈国祥向广大校友发出邀请,“明年此刻,是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华诞,也是中秋佳节。随园、紫金、仙林,我们将用心让校园更美丽,让广大校友归来仍是少年,永留美好回忆。师长、同学、好友,我们期待回到母校的校友感受家的亲情,体会家的温暖。改革、发展、奋进,我们将隆重召开南京师范大学发展大会,与广大校友、社会各界共叙情谊,共谋发展,共同推进百廿南师新时代的远大征程。母校期待着明年与你们的相聚。”
礼赞
南师大的师范传统,一脉相承、薪火相继,尊师重教在南师蔚然成风。大会举行了第37个教师节表彰活动。校党委书记胡敏强、校长陈国祥为教育科学学院顾建军、环境学院王风贺、法学院姜涛、教育科学学院叶飞、心理学院陈庆荣等五位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颁奖;弘爱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袁亚楠女士和副校长李久生为获得第十届“弘爱精英教师奖”的11位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副校长缪建东为荣获2019-2020年度“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的10位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副校长张连红为荣获校第十三届教书育人奖的10位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青年教师代表、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姜涛教授在发言中从三个方面谈了如何做好高校教师的感悟和体会。一是初心使命与强校有我。作为大学教师,立德树人与为国育才,就是我们的初心,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做科研,就是我们的使命。坚持初心与使命,我们在本职工作中要心怀国家、人民、学校,学生,在追逐个人梦想的同时,还能够团结起来,成就南师大的强校梦。二是埋头科研与抬头看路。埋头科研代表执着,这是基础;抬头看路代表方向,为的是不钻进死胡同,它决定科研的成败。三是有所不为与规则意识。新时代的大学教师必须要有规则意识,要坚守法律底线,明明白白做人,清清楚楚做事,要做到“心有所畏、言行一致,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相约
校友会名誉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原副省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校友专程发来贺信,代表全体校友,向在校的各位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
校党委书记胡敏强,校长陈国祥,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受邀参加建党百年观礼的地理科学学院汤国安教授,法学院姜涛教授,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硕士研究生李群召,共同按下启动手印,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年正式启动。这一年里,围绕校庆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活动将陆续开展,校庆专题网站同步开通。
星耀
在这样一个颇具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南师大星”命名暨南京师范大学与中科院南京分院、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合作签约仪式。
2009年3月25日,“南师大星”由紫金山天文台科学家在盱眙天文观测站通过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后续得到了卡塔琳娜巡天计划、奥塔米拉天文台、泛星计划、莱蒙山巡天等的多次观测证实,并进一步计算出她的精确轨道,符合国际上新小行星获永久编号所需的条件。国际小行星中心于2009年6月给予216446号永久编号,并确认紫金山天文台拥有该天体的发现命名权。2019年10月紫金山天文台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提名将216446号小行星命名为“南师大星”,于2021年7月4日正式通过国际批复。从此,南京师范大学的名字进入了宇宙星空。在太阳系中,地球、火星、木星等大行星都沿着各自的轨道绕日运行。“南师大星”就处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按照自己的路线和步伐绕着太阳运行,周而复始,永远闪耀在宇宙星空之中。
胡敏强在致辞中指出,中科院南京分院、紫金山天文台与南师大,因小行星“结缘”,在科学研究、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也都有着天然的合作基础。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今天,我们相聚南师仙林,以本次签约为起点,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携手并进、勇攀高峰,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我们的应有贡献。
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宣读“南师大星”国际命名公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党委书记赵长印致辞并宣读“南师大星”命名证书。赵长印台长说,小行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类可以由发现者提名命名的天体,命名一旦获国际批准,将成为该天体的永久星名,具有国际性和历史性,是一项崇高的国际荣誉。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紫金山天文台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希望这次命名成为双方合作的新起点。
小行星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主任赵海斌研究员介绍了“南师大星”发现及轨道运行情况,并播放演示光盘。
杨桂山院长向胡敏强书记颁授命名公报,赵长印台长向陈国祥校长颁授命名证书及铜匾,吴雪峰副台长向张序余副校长颁授行星照片和运行光盘。陈国祥校长与杨桂山院长分别代表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签订合作协议。张序余副校长和吴雪峰副台长分别代表南京师范大学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签订合作协议。
共襄
庆祝大会暨启动仪式最后,党委书记胡敏强致辞。他指出,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南方发祥地,从建校之日起,就承担着教育报国的光荣使命。在近12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与民族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为国家、民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老师和各类人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学校开启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新征程,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立德树人,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坚定不移地巩固和提升人文社会学科优势,形成有重大影响力的文科发展高峰;坚定不移地寻求理科的重大突破,形成高水平理科的发展特色;坚定不移地探索工科联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形成新兴战略性工科的发展态势;综合性大学学科生态持续优化,重点领域实现显著突破,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为学校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各项成绩,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殷切关怀,离不开全体南师人的团结奋斗,也离不开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胡敏强代表学校,向所有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南师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
胡敏强指出,无论是一所大学的发展,还是一个民族的进步,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从今天起,我们每位南师人又多了一个仰望星空的理由——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了一颗属于我们自己的“南师大星”。从今天起,当我们仰望星空,心中会平添一份“天涯共此时”的牵挂与感动。无论我们身处何方,都能与学校“心星相映”。无论我们身处何境,都能在“南师大星”的照耀下,感受到来自母校的温暖。从今天起,当我们仰望星空,在为梦想奋斗的路上,又多了一盏指引前行的航灯。站在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坚定理想信念、瞄准奋斗目标,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从今天起,当我们仰望星空,在感受自豪和荣耀的同时,要牢记南师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荣光
大会上,目前身居加拿大、南师大1951级音乐系校友、99岁的汪亚先女士与其长女项德媛四手联弹一曲钢琴曲向母校致贺。伴随着悠扬美好的琴声,大会进入尾声,全场师生和广大海内外校友云合唱《南京师范大学校歌》。
百廿风华,厚生致远。近120年来,南师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才有了今天学校事业发展所取得的令人鼓舞的成绩。全面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艰巨而崇高的壮丽事业。让我们共同携手,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秉承“正德厚生 笃学敏行”的校训精神,发扬“严谨朴实 奋发奉献”的优良校风,勇立潮头、追求卓越,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用我们的不懈奋斗,创造南师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让“南师大星”闪耀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