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组织部干部培训基地-全国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基地

联系电话: 18120128122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教育新闻
南京为"双减"落地破题

发布时间:2021-12-28 浏览次数:1131

南京为"双减"落地破题

课后服务升级换代,各方协同激发活力,作业管理提质增效——

南京为"双减"落地破题

  "以前我总是幻想,如果回到家没有作业该有多好!"南京市小市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王子俊告诉记者,今年秋季学期开学,他的"美梦"成真了!"双减"后,学校为每个学生定制了专属的"作业袋",他每天把在校完成的作业装入袋内,不带回家,真正实现了"作业不回家"。

  今年秋季学期,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相关部门研制出台了有关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校外培训机构风险防范等专项文件,打出落实"双减"组合拳。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统筹和公示制度全面落实,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明显减轻,义务教育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超过95%,各类社团活动广泛开展,课后服务受到教育部和群众点赞。

  走向课程,服务升级新形态

  2013年,南京在全国率先试点"弹性离校";2017年,"弹性离校"工作在南京小学全面实施;"双减"实施后,南京课后服务迎来了"3.0版本"。开学伊始,南京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深入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推动课后服务全面升级迭代,在服务扩容、提质、保障上实现新突破。截至目前, 全市共有66万名中小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参与率达95%;5.27万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占比达95.24%。

  从弹性离校到全面课后服务,如何有效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本学期初,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向家长们发放了一份问卷调查表,结果显示家长们需求度最高的是体育和艺术类社团。"我们结合家长意见,对新学期的课后服务课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整、编排。"该校校长万代红告诉记者,学校在玄武湖有一个帆船基地,为此特别开设了帆船社团,让孩子们在课后服务的时间也能享受到"湖上时光"。此外,游泳、柔道、特色球类等体育社团都在课后服务时间开放,另有绘画、陶艺、美工、缝纫等艺术社团给学生及家长更多选择。

  对南京而言,"弹性离校"期间打下的良好基础,为各校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逐步开展德育、体育、艺术、科技、劳动、健康教育等社团提供了现实可能,但也带来了更多挑战。"随着课后服务模式全面开启,学校如何"升级"服务,让孩子们在多出来的两小时内充分享受校园生活,是我市各校面临的新思考。"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戴兴海表示。

  "如果说此前大量的社团活动可以满足弹性离校,现在的课后服务就必须走向课程。"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学校长戴守伦告诉记者,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学科特色,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目前已新开发了30多门新的服务课程,"我们鼓励学科教师积极探索,开展各类主题项目活动,让课程与课程之间有效衔接、形成体系,主学科与综合学科融合的课程开发,赋予了课后服务更多内容,也让知识更加多元"..

  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里,学生们也参与到这一进程中。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校长戚韵东介绍说:"新学期,我们在全校65个"小主人社团"的基础上,特别增设个性化项目——"小主人创行社"。让孩子们也有充分的时间、空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经过第一批招募,目前已顺利"上岗"30位小"社长"。二(1)班的李坤锡是小主人创行社"古法造纸"的社长,周一下午,他带着同学们动手体验溶纸、搅拌、抄纸、压花、晒干等神奇的造纸步骤。他说:"现在,已经有200多名同学在我的"课堂"上学习到了神奇"造纸术",我感觉特别自豪!"

  "课后服务不仅是满足家长的托管需要,更是为学生提供更为充裕和丰富的学习机会,为其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生表示,该市的课后服务一方面关注"需求端",通过大量问卷和电话访问充分了解学生及家长需求;另一方面努力盘活"供给侧",增强学校课后服务的提供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市还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改重大实验项目——"新时代校内校外协同育人体系创新与实践研究"为载体,邀请教育行政、教科研、教育学会、在宁高校等多方面专家参与,聚焦"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升级问题,遴选20所各级各类学校作为实验校和监测点,组织专家团队和责任督学作贴身指导和深度观察,努力将问题变课题,让难点变亮点。

  资源嫁接,协同激活新效益

  近日,在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分校秦淮第二实验小学,"哨子先生旅行记"编程社团正火热进行。在南京大学学生的帮助下,该校学生在两个小时的课后服务时间内,学会了如何使用编程让"哨子先生"动起来。这是"南大AI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根据活动计划,南京大学科技星火计划公益团队和博士生讲师团将先后走进游府西街小学、五老村小学等学校。

  "校外资源进校园"是南京市为解决课后服务难题采取的举措之一,这也为课后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只靠学校是不够的,必须把社会资源也调动起来。"张生表示。

  为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南京市教育部门会同市妇联等成立了"家长成长学院",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家长科学开展家庭教育。各校也纷纷引进家长资源,"家长课堂"成为课后服务的常规设置。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邀请二(8)班和四(1)班的学生家长走进课堂,分享《空中雄鹰——战斗机家族》和《钱币里的学问》两节课,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作为家长,我们很乐意参与到课后服务中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和孩子们共同成长。"该校二年级学生家长张文娟说。

  方玥是南京市某艺术培训机构教师,这个学期,她多了一个新身份——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超级演说家"社团的指导教师,教学生吐字发音和演讲技巧。"这个社团原来是由本校语文教师开设的,这学期我们专门聘请校外专业人士,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们有了很大的进步。"该校校长仲广群介绍说,学校开设了75门社团课,其中60门课程在本学期引进了校外优质资源,"校内外联动提升了社团课程的趣味性和专业性,吸引了很多在校外培训机构上课的孩子回归校园。"仲广群说。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挖掘优质资源,南京市教育局将联合市关工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发动1900多个校外辅导站和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中心,采取送服务到校园的方式,助力"双减"政策落地。下一步,该市还将推进体育冠军(健将)进校园、科技工作者进校园、文艺工作者进校园、志愿者进校园、"五老"进校园等,协同各方力量,共同做好课后服务。

  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介绍说,目前,南京市按照参加课后服务学生平均每生每年不少于500元的标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课后服务公用经费和人员补助等支出,为课后服务提供经费保障。"我们还在研制相关政策,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情况作为考核奖惩、职称晋升和绩效工作分配的重要依据,并不断完善校外资源进校园的准入、退出与评估制度,最大程度激发学校活力,提高社会参与度,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赋能减负,作业有了新内涵

  加强作业管理是"双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学期,南京市教研室出台《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制定《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分学科)作业管理指南》,建立作业负担管理机制,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文化类学科作业提供专业、精准的指导和建议,确保负担减下去、质量提上来。

  在南京市中央路小学,记者看到了玄武区正在试点的"作业管理数智平台"。每天下午,该校各科教师通过平台布置作业,由系统测算完成作业用时,一旦总时长超过1小时,系统就会发出提醒。该校校长陆文琦告诉记者,该系统最突出的功能是对每天作业完成时间进行总体数据反馈,教师们可以从后台查看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如果有学生超时较长,教师会联系家长或者与学生个别面谈询问原因。依据数据反馈,该校还采取了多项作业管理措施。比如,三年级学生王茜连续两周在校完成了全部作业,被奖励了一张"作业免写卡"——凭借此卡可以免写一科家庭作业,这让她的同学们羡慕不已。

  "作业不仅是"双减"工作的重心,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重点是减负赋能。"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张利明表示,目前,作业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要将作业转化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大程度发挥其育人功能。

  这学期,一张"小米粒学习研究单"出现在南京市力学小学的课堂上,单子上是任课教师围绕课程核心主题设计的多元学习研究活动,学生课内、课后的作业就由这份研究单串联起来。"作业不该是孩子放学后背上大大的书包,而应是不拘形式、因人而异、突出个性的练习、任务、活动。"该校校长李琳告诉记者,以前教师关注更多的是作业的"量",现在更多要关注"质",强化作业在知识拓展和能力提升方面的效能。

  南京市岱山实验小学是岱山保障房片区的配套学校,学生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本学期开始,该校鼓励各教研组围绕"作业设计五环法"集体备课模式开展集体教研。"针对学生们的学情,我们在选择性作业和引导激励上进行强化,设计了"作业挑战王",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够一够"挑战自己,让他们既"吃得饱"又"吃得好"。"该校校长陈桂林说。

  随着学生们回家后的时间越来越宽裕,南京市部分学校又往前走了一步,给学生开出非书面的"居家作业单",如进行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完成一项家务劳动、坚持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培养一项兴趣爱好等。

  "不少学生反映,作业在校都做完了,回到家不知道要干些什么。我们想通过"居家作业"的方式,帮助他们强健体魄。"南京市溧水区状元坊小学校长章勇介绍说,近日,该校向全校2181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其中"放学回家后,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这一项,"基本没有时间锻炼"的人数从"双减"前的894人减到287人,"每晚锻炼20分钟"的人数从948人增加到了1187人,"能锻炼到一小时左右"的人数则增加了近3倍。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做"减法",更重要的是要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师资支撑条件、增强家校协同育人等方面做好"加法",更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孙百军说。如今,"双减"落地已近一个学期,南京市学生的校内课业负担轻了,参加校外培训少了,睡眠时间长了,自由发展的时间多了。不少家长反映,现在和孩子的关系都改善了很多,家庭氛围更和睦了。

 

返回列表页